南泥湾的“灯笼报”
发布时间:2024-03-06 14:23:20 人气:478
1941年春,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肩负钢枪,手握锄头,踏上了南泥湾的土地,距离延安东南约50公里。他们在这里拉开了大生产运动的序幕,一场旨在自给自足、艰苦奋斗的变革由此展开。
然而,南泥湾的许多农场坐落于偏远的山沟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战士们常常念叨着:“要是有张报纸看看就好了。”这简单的愿望,却透露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界信息的期盼。
得知战士们的愿望后,旅部决定给每个队订阅一份报纸。然而,报纸虽订,却难以送达战士们的手中。教导营2队负责屯垦的区域距离延安竟有60多公里之遥,且其中有一段路是他们亲自用脚丈量出来的。这条路两侧杂草丛生,高达一人,行人稍不留神便会迷路。
邮递员只能将报纸送到旅部,再由各单位司务长在运米至金盆湾时顺路捎带一张。但一张报纸对于一百多人的队伍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并非每天都有报纸送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名叫曾召海的红军战士,身材矮小却心怀壮志。他经历过长征,是战斗中的英雄,劳动中的模范,还擅长歌舞。在南泥湾的日子里,他顺口编了段顺口溜:“南泥湾,真荒凉,只见长虫和恶狼;劳动一天三不知,心里憋得直发慌。”这段顺口溜道出了大家对于办报的迫切需求。
领导层得知这一情况后也感到棘手。办小报缺乏油印机和纸张;办黑板报则既无黑板也无法搬运;墙报则因白天忙碌无暇顾及,晚上又光线不足无法阅读。
正当大家苦思冥想之际,沙汉这位教导队里文化水平最高的战士站了出来。他与负伤初愈的杨如福一起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灵光一闪间,他们想起了家乡过年时猜灯谜的习俗。
受到启发的二人立即向教导队党支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尝试以灯笼的形式办报。经过党支部同意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就地取材。
他们从山上砍下四根结实的木棍作为“框”,固定好后制成灯笼的形状。接着将各队的生产进度、劳动经验、开荒能手、好人好事、延安新闻以及党中央的最新号令等内容抄写在边区自制的黄裱纸上。然后将这些黄裱纸糊在“框”上,每个面糊一张,共可糊四张。灯笼内加入松油制成的松香作为光源。夜幕降临后点燃松香,光亮透过纸背将文字照得清晰可见。最后他们将灯笼挂在伙房上坡的大树上——这里是战士们收工回窑洞的必经之路。
当第一次看到“灯笼报”的战士们还以为是照明灯笼时,仔细一瞧上面还有字便纷纷驻足细读起来。“灯笼报”就这样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在教导营驻地那一个个跳动着火苗的灯笼下总会围满了一边吃饭一边低声交谈的战士们。他们在这微弱的火光中交流着一天的心得体会和见闻趣事,欢声笑语、辩论朗诵声此起彼伏,为劳作一天的疲惫身心带来了慰藉与放松。
看到教导营2队办起了“灯笼报”,其他队伍也纷纷效仿起来。他们通过“灯笼报”传递着生产进度、劳动模范事迹以及国际国内的好消息等信息。杨如福后来回忆道:“‘灯笼报’在当时对我们起到了多大的鼓舞作用啊!直到如今回想起来仍感到有一股力量在驱使着我们排除万难向着胜利前进!”
“灯笼报”如同南泥湾夜幕下的一条飘带般装点着沉寂的山谷也点亮了战士们的心灵更犹如一个个路标指引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最终的胜利而努力奋斗着。
上一篇:刘亚楼描述红军“过长征年”
下一篇:京津冀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