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史教育基地!

重走赶考路: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触摸初心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5-03-31 09:40:51 人气:29

太行山麓的晨光中,一群手持调研笔记的学员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他们的背包里没有行军装备,取而代之的是记录本和电子设备,一场以“新时代赶考”为主题的沉浸式教育正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展开。当指尖划过七届二中全会会场的木桌纹路,当目光凝视军委作战室泛黄的电报稿,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使命感在此交织,唤醒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现场教学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

旧址里的历史对话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1949年春天的历史细节被完整保存。学员们围坐在原木色的长桌旁,桌面上依稀可见当年参会者留下的茶杯印记。讲解员轻触墙上的手绘作战图,红色箭头指向的不仅是战场方位,更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略智慧。一位国企高管在触摸电报机时感慨:“这些斑驳的金属按键,敲击出的是新中国诞生的密码。”

学习中的初心叩问

夜幕降临时,教育基地的研讨室里灯火通明。学员们围绕“形式主义新变种”展开辩论,有人调出七届二中全会原始影像资料,对比当下“痕迹管理”乱象;有人用大数据分析基层调研案例,提出“去伪存真”的解决方案。一位组织部长在发言中引用毛泽东“不做寿”的规定:“抵制形式主义,要从拒绝一条横幅、一顿宴请开始。”

数字时代的赶考答卷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初心数据舱”,学员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可视化图谱。电子屏幕上,土地改革中的“群众路线”与当代“乡村振兴”案例形成关联网络,历史经验在数字逻辑中焕发新生。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将电子笔记同步至“云端初心库”,这些数据将成为后续教育案例的动态资源。当队伍走出中共中央旧址时,有人驻足凝视五大书记铜像,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调取历史影像;有人蹲下身装一瓶黄土——这是数字时代对精神原乡最质朴的致敬。

西柏坡的钟声再次响起,七届二中全会会场的木桌依然静默。但那些在学习笔记中跳动的数据、在研讨碰撞中迸发的灵感、在虚实交融中重构的认知,正将“赶考”命题书写成新时代的答案:初心从未褪色,它只是以更智慧的方式,在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中生生不息。



上一篇:解码西柏坡:一个村庄的历史坐标与精神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